开水泡馍作文(乡情散文走)
乡情散文:走,去吃豆花泡馍
文:张天科
昨晚睡得晚了些,早上起来的时候已经九点多了,再做早饭肯定是不行了,不如出去到外面去吃。
“走,去吃豆花泡馍”我叫上老婆,来到楼下临街一家豆花泡馍馆,要了两大碗豆花泡馍。稍等片刻,热气腾腾的豆花泡馍就端上桌来。我不由分说,拿起筷子就吃了起来,不一会直冒热汗。
说起这豆花泡馍,可是西府宝鸡美食名小吃,其馍采用独特工艺加味料烙成,厚过寸,锅形,敲之有声,俗称“锅盔”,对火候、口感要求严格,色金黄,外脆内韧,嚼之劲道麦香醇厚,用快刀削成薄片,形似金叶;豆花用品质上乘的黄豆土法做成,鲜嫩爽滑,煮而不散。
乡情散文:走,去吃豆花泡馍
宝鸡的豆花泡馍,在关中西部一带是很有名气的早点。曾经大街小巷,豆花泡馍的摊子几乎隔不了多远就有一家,跟前围满了人。有老人、有小孩、也有姑娘、小伙,还有许多进城打工的农民和去学校的学生。他们一个个端着大碗。那吃得叫个香,让看着的人也不由得馋涎欲滴。
据传,豆花泡馍发源于秦地西府雍城一带,源远流长,久负盛名。当年苏东坡任当地太守时,曾整治东湖,广种杨柳,有次在品尝了雍城豆花泡馍后,身为美食家、大文豪的他对这种将南北风味巧妙融合为一体的百姓日常饮食连呼惊奇,竟不知道用何种语言来形容,只好套用当地俗语说:东湖柳,姑娘手,金玉琼浆难舍口,妙景,巧人,佳味,实乃三绝也!“金玉琼浆”说的就是豆花泡馍,其中“金”说的是金黄的馍片,“玉”指的就是豆花,“琼浆”是对豆浆的美誉。
制做泡馍的豆花的方法也不简单,第一道工序是精选豆子,要买上好的籈豆,瘦的、碎的、霉的、统统要拣掉。然后,用清水淘几遍,再用水浸上,一般要浸好几个小时,浸好了以后,就用石磨子虴。
其质量要求是豆花要嫩、豆浆要"煎"、辣子汹要"汪"。食后味道咸辣清香,营养高易于消化。关键是充饥、耐饱,在宝鸡市、凤翔等地已成为一种经济早餐。制作时将烤好的馍切成片,在豆浆锅里轻煮一下,盛入碗中,并加入豆花等,加佐料即成为可口的早餐。
豆花泡馍配料是豆腐脑(也叫豆花),豆浆,馍(锅盔片),咸菜,食盐(量要适当),宝鸡凤翔那边的辣椒油。豆花泡馍中的馍采用独特工艺加味料烙成,厚过寸,锅形,敲之有声,俗称“锅盔”,对火候、口感要求严格,色金黄,外脆内韧,嚼之劲道麦香醇厚,用快刀削成薄片,形似金叶;豆花用品质上乘的黄豆土法做成,鲜嫩爽滑,煮而不散。用浓汁豆浆加佐料将馍片和豆花滚汤烧煮烩成一碗,豆花洁白,如白玉含脂、岫山生烟,滑爽细嫩;馍片金黄,如金鱼嬉戏水面秋叶,软香耐嚼,回味醇厚;汤色乳白,如琼浆玉液,豆香浓郁;佐以凉拌爽口时令小菜,秘制烧腊卤品,营养丰富,解渴耐饱,醇香滋润。
想当初,豆花泡馍对我相对陌生,小时没吃过,也不知道豆花泡馍为何物。在市区政府机关工作期间,因为早上起来忙着八点赶点准时上班,很少吃早饭,只能上班点到以后再抽时间出来到外面吃。刚好政府门口的旁边有一餐馆,早饭主打的就是“豆花泡馍,”吃的人很多,有时还要排队。我试着去吃了几次,刚开始还不习惯,老觉得豆花泡馍是胡整,豆花软嫩,锅盔馍切成条放在锅里轻轻一泡加上豆花,浇几勺豆浆,便是一碗饭,味同嚼蜡。
后来又吃了几次,慢慢地适应了豆花泡馍的味道。其实豆花泡馍有多种吃法,一种是豆花泡馍就小菜,酸咸适中,比较可口;一种是豆花加麻花泡馍,油泼辣子,也很好吃。除此而外,还可以撒上葱花、香菜悦目开胃,或者淋上红油香辣满口,或者加入白糖香甜绵长,北方的厚道简约、酣畅淋漓与南方的精致香软、温情婉约都融会与此,平凡实惠而有韵味,简便快捷而不随便,食之实为享受。
以后,豆花泡馍就成了我口中美食之一。时不时出去会吃。西府宝鸡开豆花泡馍馆的很多,仅市区中山路就有10多家,西关、群众路、汉中路、店子街、新建路、马营路、联盟路、大庆路、行政路、青姜路、公园路、高新、斗鸡、十里铺、卧龙寺、太阳市、西府民俗村等地的豆花泡馍馆估计也有上百家,家家食客盈门。比较有名、有特色的有中山西路金台区武装部门口的“老王家豆花泡,””人民街菜市场南门东侧的“老邓家豆花泡,”斗鸡秦岭市场的“张家豆花泡,””行政大道兰宝小区南面临街的“老风府豆花泡”这几家生意不错,味道很正,一直要卖到九十点,我经常去吃,很上瘾。
实际上在我看来,豆花泡馍做得好不好吃,主要取决于锅盔、豆花和辣子这三样食材。陕西关中的锅盔,吃起来很有韧劲,其他馍没有这样的效果,不过锅盔要切得薄厚适宜,太厚的话,豆浆泡不透,味进不去,太薄的话,等吃到后面就碎了。再就是锅盔片一定要在豆浆煮一小会,不是在豆浆里面泡的。
对泡馍的豆花软硬的要求是既不同于豆腐脑,就是说不能像豆腐脑那样嫩。也不能像豆腐那样老,而是介乎于二者之间的一种豆諩食品。这种豆花吃到嘴里,是一种滑溜溜,清爽爽的感觉,再加上红红的油泼辣子和用上好的胑烙好的,切得又薄又宽的锅盔馍。那真是色香味俱全,食者不连声叫好才怪哩。
豆花泡馍放的调料不是卤汁,而是我们宝鸡这边的辣椒油,配有芝麻、花椒、五香粉,每家都有自己的油辣椒配方。西府人调和的辣椒面用油一点不是很辣,油汪汪的,香辣可口,用陕西当地人的话说“油泼辣子一道菜。”意思是只要有油泼的辣子,没有菜吃起来照样香。
豆花泡馍在宝鸡凤翔是从什么朝代出现的,已无从考证了,先辈们一代又一代的人把这种手艺传下来,直到今天依然保持了十分精细的做工。如果你有幸看到磨豆子的话,那可以说是一种艺术享受,那被磨成了糊状的豆浆。雪白雪白的,顺着石磨往下淌,一圈一圈的,参差不齐,像天上的云朵一层层地落下来。磨好了以后,就在锅上搭好架子,用很细很细的箩往下过。一个人在上胑用手过,一个人要不停地用火烧。这过和烧都很有讲究。过的人要不轻不重,轻了过不下去,重了,一不小心就会戳破箩底。火要烧得不大不小,小了,过下去的豆浆就会发生沉淀,大了,又会煳锅。还得一边烧一边搅,真是忙得不可开交,要吃上好的豆花泡馍也是不容易的。
同时,吃这种食品,既能增加蛋白质,又十分有利于胃的消化。如有胃病,坚持吃了几个月的豆花泡馍,不但吃好了身体,而且还治好了久治不愈的胃,真是一举两得,正是由于豆花泡馍这种美食有这样多的好处。所以,大受人们的喜爱。
如今,豆花泡馍在宝鸡一带非常流行。近年来豆花泡馍发展迅速,已经遍及西府宝鸡的许多大街小巷。这个豆花泡馍吃一口香辣四溢,吃一碗香一天!用筷子拨拉一下,碗里的豆花块头又大又滑嫩,吃一口,醇香的味道一下子就从嘴巴延伸到了舌尖,从舌尖扩撒至整个口腔,直到味蕾缓缓接纳。
而手工烙馍的劲道,绵香又令人欢喜,吸饱了浓郁汤汁的味道,使整片馍充满了丰富的层次感。最出彩的是汤口,鲜香四溢,浓而不粘,喝一口,感觉能一下子唤醒沉睡一夜的身体细胞。外地来西府出差的人,一般都认为吃了凤翔豆花泡馍,才算真正走过秦的古都凤翔。豆花泡馍也很快风靡到了宝鸡周围的县市,甚至还越传越远,香飘百里,成为陕西关中地区乃至区域以外人们的一道诱人的美味佳肴。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609618366@qq.com,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请标注是否原创。乡土文学已开通,欢迎您搜索:xiangchouwenxue,关注我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