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景色的作文100字(夏日故乡的风景)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七月初,听,林中的知了,又开始合唱了。歌声此起彼伏,为夏天而欢欣。
那是一首夏天永远也唱不完的歌。
有一种蝉,叫伏天。
它喜欢独唱,不愿与群蝉为伍。
它愿一枝独秀,独领风骚。

它告诉人们,今年的盛夏,我国的温度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多日40度的高温,似乎成了家常便饭。
过去老人们这么说就,只要伏天一叫,100天就可以收获庄稼了。
我乡下院中的温度,有几次竟达到了45度!
我发现西墙山上爬山虎嫩叶子,下午被炙烤糊了!
七月中旬,华北便进入雨季了。
七月的雨,竟少有大风,不过,有时在强对流气的作用下,可能刮来一场巨风。把大棚吹毁,大片的塑料布飘向天空,把大树枝子刮断。把果园的青果吹到地上,让人们措手不及。
现在的夏天,降雨时。已很少听见,儿时那轰隆隆的的雷声了。也缺少了那一道道,如巨龙乱舞般的闪电。
其实,儿时的雨,那才叫雨呢。
白天,田间栽红薯的人们,望见北方雨幕低垂,不一会儿,如黑云压城般驰过来,不知谁说高喊一声:
“雨幕来了!”
人们惊慌失措地丢掉农具,水桶,撒丫子往回跑。结果不到村边,浑身已经被大雨淋得湿透了。
入夜,远处雷声大作,如天神打嗝。先是巨龙乱舞般的闪电,接着,是滚动的雷声,像千万台天鼓,在拼命的敲击……
忽然院子上空一道辉眼的闪电,一晃,接着咔嚓一声巨响。顿时千万台天鼓又擂起来。我记得,我常常惊恐地钻进了外祖母的被窝。
狂风大作。院中的枣树,在风中不停的乱晃。不一会儿大雨,倾盆而下……
第二天,人们发现。村西一棵老枣树被雷劈成了两半。一群大马蜂围在树枝上不停地乱飞。它树洞里的蜂窝也被毁掉了。
八月初,几场新雨之后,故乡的田野变得一片新绿。
一眼望不到边的玉米田,茁壮地伸展着弯弯的叶子,挺着翠绿的身躯,拔节生长。
清晨,它们顶着满身的露珠,迎接着朝阳。大部分玉米地块已长出了花穗,吐出了胡须。
要说的是,一些农民种了甜玉米和糯玉米。这品种很受城里人欢迎。如果早熟,可以卖个好价呢?

田间的小路旁,雨后的绿草也疯长着。一脚趟过,马上湿了鞋裤。
可惜,北方的田野里,再也见不到一只可爱的小蜥蜴了。这种益虫,被除草剂给灭绝了。乡下的猎狗,人们养得也比野兔要多了。
乡下的鸟却多起来,你时常会看到野鸽子,喜鹊,山雀,燕子,不时地在空中飞翔着。
在田边,有时你走着,走着,突然会惊起几只野鸡,它们展翅嘎嘎叫着,低低地飞向别处。

早晨,你很少见到田野里农民劳作的身影了。现在,都不用人工除草了,而是全部采用除草剂代替了。
有不少玉米田,连苗也不介了。任其生长。他们更多的时间,撑起来去城里打工了。
农民的劳作时间大幅度减少,只需几场好雨,玉米只待丰收了。
我计算了一下,因为有了春种秋收的机械化作业,一个农民的劳作时间,全年还不到一个月呢。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时代,似乎已经结束了。
但乡亲们永远不知足。
他们心里很清楚,一亩地一年的收入,还不如他们打半个月的工,挣得多呢。
为了增加收入,不少故乡的乡亲们承包了一些地块,种上了麻山药,这种食药结合的作物,可以比玉米的收入高出许多倍呢。

我还发现不少地块种上了中药材——射干。地垅整得干干净净,几乎见不到杂草,有些地块开出了橙红色的花。

走在乡间的公路上,远远望去,你会发现玉米田间有许多大棚。那是走心的农民开的养殖场。里面养着鹅,鸡,鸭子,生猪和牛。
赶上好的行情,那可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也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希望啊!
故乡除了大片的玉米田,几乎见不到棉花田,芝麻田。谷类,豆类也很少见。
只有少量的红薯地块和花生地块。供农民自己食用。这些品种大概已经交给其他主要产区了。
每个农户都有自己的一片菜地,夏季用菜几乎不用花钱去市场买,自然会省去不少家庭的开支呢。

走在乡街上,你不时会发现,在农村的墙根下,墙上,蓠巴上攀援着丝瓜,冬瓜,豆角,南瓜。夏日开出灿烂的花,或黄,或橙黄,或紫色,是农家的一道风景。

身处华北冀中平原的故乡,远离河流,远离山区,是一片绿色的海洋。

我庆幸,故乡没有遭遇山洪,暴雨,冰雹之灾,更没有失去财富和亲人之痛……
只是雨后干涸的池塘水满了,水中的小鱼游到街上去了。

许多小朋友,在母亲的带领下去抓那些乱窜的小鱼仔……
沲塘满了又撤,撤了又满……
池塘里没有蛙鸣。只有公路的水沟里有青蛙不停的鸣叫……
那是多么熟悉的声音!
鸡鸣,蛙鸣,蝉鸣和炊烟,那是儿时抹不掉的记忆啊!
男人们光着膀子在塘边聊天,看水,看庄稼……
晚上,几个年轻人,趁着雨后的清凉劲儿
去城里吃烧烤了。
有人在村中朋友圈里提醒,城东有检查酒驾的,酒后开车可要当心……
我深爱着我的故乡。
我的故乡,将是一个丰收年!
朋友,你家乡夏日的风景,是怎样的?
推荐阅读: